-
首页
-
乡村
-
欧美专区
欧美专区
陈玉玲
20732万字
14439人读过
连载
《最后的藏地:甘青川大环线》 序2007年,随着一篇帖子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川西的藏区后,在接下去的几年,藏地,就像魔咒般地吸引着我。我和我的兄弟,因此,有了藏地五年计划。今年,是我们行游藏地的第五年,也是藏地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很幸运,也很执著:07年,我们第一次来到了藏区。我们惊艳于新都桥的光影和八美的柔情;而穿越四姑娘让我们第一次有了驴的感觉。08年,贡嘎的壮美、剪子弯的高原草甸、外星球般的海子山、仙乃日的威严、雨崩的神秘和一妻多夫以及雨崩小学的张老师和十个小时的的梅里穿越,更给我烙下了深刻的印象。09年,我们终于走了川藏南线。跨过金沙江,真正来到了西藏。来古冰川、米堆冰川、嘎瓦龙雪山和天池。。。无不让我深深怀念!10年,21天,我们完成了阿里大环线的穿越。珠峰的夕照和普兰的宁静;玛旁雍措的深邃和拉昴措的诡异;古格的神秘和东嘎皮央遗址的凄凉;扎达的壮观和天堂般的文布;色林措的欢乐和仓姑寺的详和;以及一路相伴的藏野驴、藏羚羊、差点因高发下撤而割袍断义的兄弟和我的队友组成了我10年最美好的回忆。2011年,藏地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走进了甘青川。。。 目录一、序二、出发前的纠结三、穿越夹金山四、西索民居和土司官寨五、关于马尔康的阿来和其它六、太阳河峡谷劳作的藏族小孩七、邂逅马尔康看花节八、色达:经幡扬起的是一颗宁静的心九、年龙寺:探访闭关修行的年龙上师仁波切十、班玛:天葬台、江日堂寺和非诚勿拢的刘婷婷十一、白玉寺:拜访著名的传奇人物----“年宝玉则的观鸟喇嘛”扎西桑俄十二、年宝玉则:僧人的笑容十三、放花无语对玛卿----穿越阿尼玛卿纪实十四、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十五、走向共和十六、青海湖: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十七、大美祈连:卓尔山十八、阿柔大寺:最帅气喇嘛和可爱的藏民十九、门源:一片金色向着党 二十、西宁--合作:多民族聚集的和谐走廊二十一、扎尕那:遗世独立的非著名山峰 二十二、郎木寺:天葬台的诱惑二十三、红原:千回百转的黄河第一湾二十四、汶川:不能忘却的纪念二十五、结束语 二、出发前的纠结是甘川青还是川青甘?这是个问。时间进入到五月,10年同行阿里的队友开始活跃起来。西湖和本色不断邀约加入他们甘川青的队伍;我也开始谋划我的11年行程,但皆因种种不确定性没有允诺队友。首先是兄弟的不确定性,达华云里雾里,不置可否;另外一个刚加盟的小兄弟(耗子)想玩回大环线自驾;而我自己确定不了具体出发的时间。再者,今年,我必须得去色达。而西湖本色的队伍走的是甘-川-青,他们放弃了色达。而放弃色达是我不能容忍的。就这样,和原来阿里的队友失之交臂,以致于11年的行程只有风景,没有了风情;只有色彩,没有了精彩;只有英雄,没有了故事。五千公里的旷野,只有三个年近不惑的孤独的男人在自我装酷却无人欣赏。。。苏说,他就像旷野里的那只藏原羊一样孤独,只好不断地把白屁股炫耀以期待少许的目光。七月初,达华正式告知将携妻儿自驾;汶川突至暴雨和泥石流交通中断;而我家阁楼露台上的紫藤却突然枯萎。。。这无疑不是出发前的好兆头。耗子在暴雨、泥石流和枯萎的紫藤以及我们的七嘴八舌下终于决定放弃自驾。至此,我们终于决定七月初从成都出发。后来得知,本色当上了队长,拉起了原来阿里的队伍,过起了万花丛中一点绿的滋润日子;茗禅冒充强驴骗取信任穿越了贡嘎,留给我们的是嫉妒和羡慕;达华最终携妻带子自驾弃我们而去。。。七月,阿里英雄终于各自在路上。 三、穿越夹金山夹金山,并不是我们计划中的行程。汶川线的暴雨和泥石流让我们被迫放弃了原来的线路,我们只能绕道夹金山。夹金山,是一座英雄的山。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南部,与著名的四姑娘山风景区毗邻,距成都250公里。夹金山也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万里长征与红四方面胜利会师的地方。夹金山从此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2011年的7月,是红色的7月。我们的行程就从这红色的夹金山开始了。夹金山垭口 红军达维会师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达维乡正式会师。如今,达维会师已成为一处重温红色记忆的旅游景点。70年后,这里也成了一个旅游胜地。这里,也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尽管我们没有发现大熊猫。 傍晚的夹金山沐浴在夕阳中。夏日的夹金山却犹如沐浴在秋色之中,傍晚时分的一缕夕阳打在藏居上。当年的红军,也许无暇这样的风景。 四、西索民居和土司官寨傍晚,我们终于抵达马尔康郊外的西索民居和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整个民居从远处鸟瞰,便会惊奇地发现西索藏寨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状如“中华结”,代表释伽牟尼的心),寨子中直来竖往、弯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图案的线条展现的非常清晰。 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 工匠们仅凭经验,砌出的石墙如刀切豆腐般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到最高处,碉楼四角顺势形成角锋,造成一种气势,最高处的石墙边缘加厚,避免墙表的平面化,增强立体感。房顶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为平顶,三面砌成矮墙;后半部分形成斜山式,覆盖石板或瓦。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很浓。这种碉楼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官寨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被国际友人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官寨始建于1918年清朝乾隆年间,为四层碉房,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观赢组织人力进行重建。1935年7月,毛泽东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克基土司官寨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五、关于马尔康的阿来和其它值得说一句的是,马尔康是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的家乡。阿来:1959年出生于马尔康,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校。2009年3月,阿来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现兼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其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转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数百万读者期待读到阿来新作。来之前,我不知道,马尔康就是阿来的家乡。在西索民居时,我的司机师傅轻轻说了一句:这就是阿来居住过的地方,小说《尘埃落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触动了我的内心。阿来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尘埃落定》就是他的代表作,曾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我喜欢的倒不是他的《尘埃落定》,而是他对西藏土地深沉的爱和对西藏发展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我没看过他写的《格萨尔王》,但我欣赏他写《格萨尔王》的勇气和毅力。我有一本阿来的文集《看见》。在文中,阿来说:看哪,落定的尘埃又微微泛起,山间的大路上,细小的石英沙尘在阳光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在茫茫宇宙中漂浮不定。唉,一路都是落不定的尘埃!写完《格萨尔王》后,阿来说:王啊,今天我要把你的故事还给你,我要走出你的故事了。这是一个小说家的宿命,从一个故事向另一个故事漂泊。当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忧虑于青藏铁路的建设时,阿来所说的话让我赞叹,他不同流和盲从于“有识之士”。阿来说:如果说,这条铁路的建成,对建设者是一个胜利,而对这条铁路经过的高原,对这条铁路所冲击的古老文化,对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这到底是一个天降的福音,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全赖于面临这样一个新的机遇的人们有没有准备好去迎接挑战。我讨厌于一些看法。诸如,西藏的高原上架设高压线破坏景观;西藏的腹地通公路影响生态;西藏铁路和机场的建设是对环境和西藏文化的破坏。。。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当我们手拿IPAD,喝着咖啡,畅游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时,我们有什么权力让西藏人民永远手持转筒匍匐着转经呢?五年了,当我周游在藏地时,更多看到的只是游客们猎奇的眼光和浅薄的认识,他们讨厌藏民用手机、讨厌藏民开着摩托车放牧;他们希望的西藏永远是原始、原始、再原始;他们希望把西藏割裂于现代文明之外。。。古老和现代的冲突是一个永恒的话。我崇拜甚至是膜拜西藏悠久的文化和宗教,但我也不排斥他们对现代文明和现代化的选择,我相信,这不是西藏人民的“被选择”。只是,在这种选择之前,正如阿来所说的,“全赖于面临这样一个新的机遇的人们有没有准备好去迎接挑战”。我想,在现代化、现代文明和西藏古老的历史、文化、宗教冲突中,我们不要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如何去寻找冲突间的结合点,以期待让西藏古老文化和宗教在现代文明前更加熠熠生辉,以期待西藏的环境在现代化面前妥善地予以保护。这才是真正考验政府和百姓的智慧。感谢阿来,祝福西藏。 六、太阳河峡谷劳作的藏族小孩这一天,除了色达五明佛学院让我震撼之外,就是这在田间劳作的藏族小孩的眼睛和笑容。 从清晨的马尔康醒来,昨晚的灯火辉煌已遗留在睡梦中。马尔康县城位于山谷之间,海拔并不高,只有2700米。县城规划整齐,湍急的索磨河穿城而过。清晨的马尔康夜幕下的马尔康霓虹闪烁,光影迷离。 在藏语里,马尔康的意思就是灯火旺盛的地方,据说此命名来至一位得道高僧。在藏地,这样的高僧往往又是伟大的预言家。今天,预言再次成真。我们沿着大渡河的上游---太阳河峡谷前行。山涧,雾气升腾。大渡河咆哮东去,雨后的太阳河峡谷清新诡异。晨雾中的藏居很是抢眼,早起的藏民已走向田间地头。 藏居、碉楼、高压塔。虽然,高压电线塔很不应景,但我希望大家更多的是看到它给西藏人民带来的光明而给以包容。有一种风景,她遗世独立。有一种力量,她坚如磐石。 有一种行走,叫做虔诚。也有一种行走,叫做造作。中午,我们来到了壤塘县大伊里村。这一路,最吸引我们的就是藏式民居。 这一带的藏式民居三楼均以柳条编制而成,上宽下窄,俨然穿上铠甲的将士。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日出而作,繁衍生息。大伊里乡其实是个重点扶持的富裕乡。对口帮扶让他们过上了现代生活。在这红色的七月,需常怀感恩之心。大伊里乡瓜果青翠,花香四溢。([]
最新章节:
第521章
湖人战胜开拓者
(
2024-09-19 13:55:56)
更新时间:
2024-09-19 13:59:20
王怡以
2011年的6月6日,正值传统的端午节,友人的西部助学计划让我又一次走进西部。徐州—武威,这条铁路线已经走了N次,从06年暑假起,我就与西部结了缘,而这次的西行其意义不同于以往的旅行,当再次踏上西去的列车时,我的心有些不平静,列车一直往西,人在车上,而心已远去。。。 5月,接到影友文心电话,说有个企业家想到西部助学,问我是否能帮忙联系一个地方。听到此消息后我非常高兴,几年的西部行走让我对西部的生存状况与教育状况有了大概的了解,生存环境的恶劣及生活的贫困,使得西部的孩子们在教育上有很大的缺失,有企业家愿意为西部的教育投资,这是件天大的好事,友人又是个教育专家,教育家与企业家在教育上携手,堪称天作之合。我二话不说,当即答应友人帮他联系地点,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就职的旅者,这件事责无旁贷。遂按照企业家的要求帮忙联系助学地点,最终初步定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于是,在一个六六大顺的日子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和心愿,启程前往天祝。 二十四小时的长途旅行,我们一行4人于6月7日下午230到达了武威。天祝县副县长与教育局得知此消息后,非常高兴,亲自到车站迎接,原计划下车后租车直达考察学校的计划彻底给打乱了,这份盛情让我们一行四人颇感意外,同时又非常感动,八字还没一撇,则受到如此接待,我们何以担当啊。 既然县上已经安排,恭敬不如从命,遂坐上副县长的车驱车直奔考察学校。 甘肃我曾经多次路过,去年十一长假期间,我和朋友也曾专程去张掖看丹霞。虽然甘肃是个严重缺水的省份,但那里的地貌却让这个干旱的省份有着非常壮美的风景。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部。境内兰新铁路、312国道纵贯南北。山脉与交通线交汇的乌鞘岭是地扼东西的通道,势控河西的咽喉,地势险要,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 全县辖域面积7149平方公里,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民族,共22.14万人。境内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有郁郁葱葱的苍茫林海,终年积雪的雪山大川和碧草如茵的广阔草原及大小10多条河流。海拔最高4874米,最低2050米,属大陆性高原气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素有“高原金盆”之称。 虽然我走过我国的五大藏区,甘肃甘南藏区之前我走过二次,而这个天祝藏区我还是第一次来过。 原以为这里只有黄沙与山丘,没想到车到深山,眼前居然出现了这么一大片碧绿的湖水,这让我很兴奋,随即要求师傅停车,下车拍照。 这是天祝县的一个人工水库,由于这里严重缺水,天祝县及周边县则利用地势修建了一些这样的蓄水库,当地民众也就靠着这些水库维持生存。 从水库的蓄水量上看,今年是个严重干旱年,水库的水位明显在降低。 边缘许多地方早已干涸,可以看出这点蓄水量远远满足不了当地民众的用水需求,非常明显,缺水是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个情况,所以当看到这个水库时我才异常兴奋的让师傅停了车,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才能有发展的可能,而西部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 沿着进山的路,车行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要考察的学校——天祝旦马乡初级中学。 学校提前得知了消息,车到了学校门口,校长和老师们全部来到校门口迎接,县长按照藏族的礼仪亲自给我们献上了哈达,而且是上面绘着藏地佛教八宝图的黄色哈达。一般情况下给客人献上的是白色哈达,而这种黄色的带有佛教八宝图的哈达只在寺庙里用,当县长把这条哈达搭在我的胸前时,我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因为我知道这条哈达的含义与“分量”。一个普通的旅者,何德何能,能接受这样的哈达。 走进校门后,友人、企业家及杨树林助学创办者就由县长、教育局分管资助的主任及学校校长等陪同参观校舍。而我则“自作主张”的在校园里用相机进行“走访”。作为一个旅者、一个影者,用相机记录行走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是我的行摄“目”。能有机会走进这边远藏区的学校,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要利用每个机会记录下每个地方带给我的所见所闻。 旦马学校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小盆地里,四面都被山所包围,只有一条出山的路通往武威和天祝县城。学校的校舍大多数是平房,而且有新有旧,由此看出,这所学校的建设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虽然学校处在深山里,还是建设了高大的教学楼。在西部山区,一看到红砖房、楼房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多半就是学校了,校舍建设在西部山区还是比较重视的。从校园及校舍上看,旦马学校还是比较有规模的一个学校。 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在西部算是很不错的。旦马学校校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学楼上那十个大字:人人能发展,个个有希望。孩子就如小小树苗,个个都是可塑之才,成才与否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教育。教育工作者能有此理念,孩子们就有希望了。 由于这里是牧区,山里的牧民住的十分分散,孩子们读书都离家比较远,没法走读,有的孩子周末回家需要走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因此基本上孩子从读小学起就住校,因此,这里的小学也有宿舍。一般情况下,条件较差的学校两个孩子一张床,有的学校三个孩子一张床。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状况下读书,孩子们的自理能力都很强,日常生活基本全由自己打理,当然,在山里学校做老师的,在教学的同时还要照管孩子们的日常起居,既是老师,又是家长,这就是西部山区学校的“特点”。 这些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旦马学校原本小学和初中是分开的,由于小学校舍建在山脚下,近来山体出现了滑坡,校舍成了危房,学校紧急决定将小学的孩子们集中到了中学的教学楼里,宿舍不够,便将孩子们的教室与宿舍合二为一,于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便集中在了这里。从床上的铺盖看,这间房里的孩子是每一张双层床上住6个孩子。虽然条件不太好,可孩子们能在这里安心读书,他们还是非常非常的高兴。 即使这样,学校的宿舍还是不够用,学校便临时将学生餐厅腾出来做了宿舍,不管用什么办法,总要解决孩子们的生活问。细心的驴友们可以注意到,就是这样,这间房里也是4个孩子睡一张双层床。 这是学校的食堂,阿姨正在为孩子们准备晚餐。厨房一角,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处在山区,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还是不错的。 食堂的用具基本都是不锈钢的,食堂里有两个师傅在工作,一个在切菜,一个在用机器压面。原以为藏地的学校不太注意卫生,从这里看,卫生状况还真的不算差,这点让人感到欣慰。看过食堂,我又回到了教学楼,想看看孩子们的教室和学习环境。从教室内的环境看,学校的校舍是新建的教学楼,而桌凳还是用的以前的,说明这个教学楼新建不久。 中小学的紧急合并让这所学校的教室也陡然紧张起来,教师们便将办公室腾出来给孩子们做了教室,虽然有点挤,但至少能保证让孩子们正常上课了。 看到孩子们能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作为一个曾经生长在乡下的我,心里真的挺高兴的,比我当年读书的学校条件要好多了,当然这之间有了40多年的时间差。([]
卢姿水
喜欢上户外,源于2010年一次偶然的丽江之行。这之前都是些游山玩水,在记忆中都渐渐模糊了。那次坐着颠簸的车子在西南特有的盘山路上不断的盘旋上升,眼中掠过的美景都是那些在图片中,在电视中看到的...雪山,日照金山,清澈安宁的海子。那一刻----我们真的爱上了它! 2011年6月又拼车走了一次川藏线,这一路沿途让人着迷的自然风光,特别到达西藏境内,它的神秘,它的自然景观的震撼,让我魂牵梦系。 回到繁忙的都市,总是不能忘怀那一抹挥之不去的记忆...在看到10月正好有飞西宁的特价机票后,毅然决定在秋季这个最美的季节---再走一次青藏线到珠峰大本营和尼泊尔。 定下机票后,就是找攻略购买装备这些,之前曾看到EBC的攻略,深深中毒于前辈们贴的照片,太壮观震撼了!特别是幻想着自己能亲临其境的走近那些雪山湖泊,感受尼泊尔自然风光的魅力,那里是蜚声世界的徒步天堂。决定了EBC之行,这也成了此次整个旅程的重中之重。针对它展开了特别的计划和准备。EBC这条徒步线路高海拔,非常具有挑战性,特别对我们这个级别的。更是...前期必须做很多功课,再次感谢坛子里的前辈们!湘西土人,行摄匆匆等....我们2人真是户外的门外汉,从没走过徒步,也从没参加过户外组织的活动。去之前俩人练习爬爬香山,菜驴就是菜驴,居然连著名的好汉坡都不知道。一次在香山碰巧赶上户外组织走香巴拉线,我们也就跟上了队伍,这才搞清原来就是香山八大处啊。在学习准备阶段又明白了很多装备上的问,这些什么-20度的睡袋,登山杖,登山鞋,快速排汗内衣,GOEXT的防水外衣,外裤以前都搞不明白的东东,通通都得备齐。谁让我们没经验呢? 在精心的准备了必备的装备后,带着对美景的憧憬启程了.... 先附上偶们的EBC行程 第1天 Luker(2840米)----Phaking(2610米) 徒步 约2小时20分钟左右 第2天 Phaking(2610米)-----Namche (3440 米) 徒步 约7小时 第3 天 Namche(3440米)-----EverstView Hotel----Namche (3440米) 约4小时 第4天 Namche(3440米)-----Dole(4200米) 徒步 约6个半小时 第5天 Dole(4200米)-----Machhermo(4470米) 徒步 约2小时40分 第6天 Machhermo(4470米)-----Gokyo(4790米) 徒步 约4小时多 第7天 Gokyo(4790米------第5湖(4990米)-----Gokyo(4790米) 徒步 约6小时 第8天 Gokyo(4790米)------Dragnag (4700米) 徒步 约2个小时 第9天 Dragnag(4700米)-------Cho La垭口(5330米)-----Dzonglha(4830米) 徒步 约7小时30分 第10天 Dzonglha(4830米)-----Lobuche(4910米) 徒步 约3小时15分 第11天 Lobuche(4910米)-----Gorap Shep(5140米)-----Kala Patthar----Gorap Shep 徒步 全天 约5个多小时 第12天 GorapShep(5140)EBC-----Gorap Shep(5140米)-----Locher(4910米) 徒步 全天约5个多小时 第13天 Locher(4910米)-----Tengboche(3860米) 徒步 7小时 第14天 Tengboche(3860米)-----Namche(3440米)-----Monjo(2840米) 徒步 约7小时 第15天 Monjo(2840米)----Luker(2840米)----- Kathmandu 徒步 约4小时多 10月中旬,出发了。到西宁的第二天去了北山寺。北山寺古称土楼观。明代称之为永兴寺,近代改称北山寺。北山寺依山面水,居高临下,上有断岩壁立,下有陡坡相连,地势险峻,气势宏伟。相传,该寺始建于汉魏时代,为“湟中古寺第一’。北山寺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北山寺的丹霞地貌我是新手,第一次写攻略也是第一次发图,很不规范。多多鼓励哦! 10月14日中午到达青海著名的塔尔寺,从导游的介绍中了解到这里是藏密至尊宗客巴大师的出生地。塔尔寺的由来大家一定都有所了解了,就不多说了。在塔尔寺,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酥油花手工制作的各种艺术品真的是令人感叹美妙绚烂,非常精细。小到一个花瓣一个人物的表情,都是由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调成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可惜馆内禁止拍照。 下午在参观完塔尔寺不同的殿堂返回时,看到了僧侣们席地而坐,两排对视,嘴里不停的说着什么,这边的说完,另一面的又开始,此起彼伏。后来站立起的一排又与席地坐的激烈的辨论着。很有意思。这原来就是藏密的宗教教育-----辩经。 喇嘛僧人,在学习“五部大论”的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举行辩论,这就是所谓的“辩经”。辩论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立宗答辩”,即立宗人树立一目,并以此为辩论,但他只能对对方的提问及问难加以解答,不得反问及发挥,问难的人则可以拍掌高呼,手舞足蹈;一种叫做对辩,即由两入双方互相问答。搜索了一点对辩经的注解,大家可以了解下。塔尔寺我们去时已近中午,参观时感觉不太从容,这里是很值得多花一些时间细细品味,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地方。我们去时由于没有对密宗历史特别了解也就粗枝大叶了 原计划在西宁呆4天,可以看看青海湖,塔尔寺,再适应一下2600多米的海拔。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最早有西宁到西藏的火车也是17日,也就很悠闲了。16日报了个青海湖一日游,一路上经过赞布林卡,丹格尔古城,日月山等最后到达青海湖。都说去青海湖最好的季节是7,8月份,那时油菜花开漫山遍野。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冷了,天空湛蓝,秋风也早已将植被吹黄,山坡上一群群的牛羊悠游的吃着草。真是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意境。这时右手的远处显现出一条蓝色的银带在展开,展开....青海湖!我们来了!回复 有情有义有兄弟 的帖子来了,来了,我码字有点慢。好饭不怕晚嘛 秋天的青海湖又有另一番韵味 秋天的青海湖又有另一番韵味之前看攻略说有出租自行车的可以骑车环湖游,可能我们的季节是淡季,没有找到。其实是很想尝试骑车沿青海湖看看美丽的风景的。鸟岛也不是季节,也没有看成,这些都有丝遗憾!那几天在西宁也吃到了不少当地的特色食物。著名的莫家街是人气指数很高的食街。我们对老酸奶的评价顶高,到现在还是很怀念!呵呵...吃货当然不能少了尝试吃各种美食,个人对炮仗(小吃),烤肋,酿皮,还有一种放羊汤的粥都感觉不错。街上的当地小吃看到本地人多的你尽管进去,一定不会错,个人觉得比莫家街,网上传的几家不差,甚至还好。 17日晚终于坐上了上海到拉萨,途径西宁的火车。本应该1950到站的晚点到20点45。清晨火车才开到格尔木,天渐渐亮起来。 沿途经常可以看到的黄羊,野驴,但一路并没看到藏羚羊。这是透过车窗抢拍的野驴。 火车过了玉珠峰就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时,看到最多的就是野生的羚羊。在行驶在海拔5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这段身体还真是有高反的感觉。列车进入西藏那曲地区后,沿途的自然风光更是不时让我惊叹!远处的湛蓝的天空和雪白的山峦形成了鲜明对比,成群的牦牛悠闲的吃着草,高低起伏的一坨坨的草甸和倒影是我的最爱!在那里美丽的错那湖和藏北草原。是那么近!那么美i!错那湖是和青藏铁路距离最近的湖泊。真的很庆幸选择乘火车到拉萨,有一路的美景相伴! 到达拉萨火车站了。找到预定的酒店住下。酒店外就是拉萨河,在太阳岛上。19日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尽快找到一起拼车到珠峰大本营尼泊尔的同路人。从酒店出发,一路闲散的走到了大昭寺附近。又回到几曾相识的地方,那雄伟的布达拉宫,那蔚蓝蔚蓝的天空,那转着转经筒虔诚的信徒,那飘动的经幡,还有那匍匐在地的每一次叩头...那段时间总在脑海中涌动的画面是真的又一次显现在眼前?真的有些恍惚.... 喜欢这些人物 六月份雨季到大本营就遗憾的没揭开珠峰神秘的面纱,这次来我们是抱定一定要膜拜我们心中的女神的!但因为是淡季,有很多人并不去珠峰大本营,而是直接从拉萨到樟木,拼到既去珠峰大本营又去樟木的人还真不是很容易。而且我们去的前几天珠峰下了雪,路也不好走,有些师傅因为危险也不想去要价很高。八朗学的班觉----人真不错!不但帮我们找合适的同伴,还在包4500车子事上给了最大优惠。心里特别感激!第二天我们如愿的找到了一起拼车的人,还是两个漂亮的MM。期待已久的我的珠峰,尼泊尔之行序幕终于拉开了。 10月21日的早晨,这个期盼已久的日子,我们怀着憧憬和敬畏之情就要近距离的膜拜心中的女神了。在浓郁的藏族歌声中拉萨在渐行渐远。车子在盘转的山道上急促的行驶着。司机是个腼腆的藏族小伙子,名叫扎西,不太会说汉话,我们说什么问什么他总是回答是的,是的,那人品相当的好...(这是经过几天接触大家一致公认的,后面会提到)秋的景致对一年四季都是美景的西藏更是添彩!至少这是我个人的大爱。6月的夏,鲜花绿草使大地充满生机,总使我觉得有点招摇,秋又有它别一番的意境,湛蓝的天空,金黄的叶子挂满树枝,随风摇曳,田地里的青稞收割成跺透着丰收的喜悦,远处的赭石色土黄色的山峦层叠交替变化万千,透着给人一种厚重和沧桑。 推开酒店的窗户,面对的是拉萨河 启程的天气并不尽如人意,天阴沉沉的,心中不时叨念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呗咪吽,唵嘛呢呗咪吽,乞求老天再给一次机会吧。到达羊湖时远处还是阴云密布,虽然还是没有看到传说中那一抹惊艳的绿色飘带,但羊卓雍错湖还是让我们兴奋的跳跃呼喊.... 天气要是好,它得多美...继续赶路。过了羊湖车子虽然一直沿着它走但慢慢的一路向下。沿途除了苍凉的土色山脉和看着蓝色的湖水,不时会跳出一片片红色的草滩,太喜欢了。一车的人都在赞叹着。真的不是没追求,是这些色彩组合在一起----养眼啊!走过了羊湖就到了卡罗拉冰川。这次看到秋天里的卡罗拉冰川感觉太过沉闷了,也许是没有蓝天的映衬使它过于厚重。这是同年6月时 看到的卡罗拉冰川,秋季看到栅栏也竖起来了,真的是圈地运动!离开卡罗拉后车子又经过那镶嵌在山谷中的绿飘带,虽然只有透过云层的阳光,但还是给平静的水面增加了更浓的绿意,它静静的,不见一丝波澜。我不能断定这是不是依然是美丽的羊湖?还是满拉水库?车子再启动就开到了江孜县的白居寺。偶们参观了这座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寺塔内有保存相当完好、难以数计的精美壁画和造像。 白居寺里白居塔的十万壁画佛像也是非常有名的,这个塔每一层都有若干佛堂,每间内都有很精美的壁画和雕工精美的佛像。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77间佛殿、108个门、神龛和经堂等。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内部的楼梯也很特殊,有些是需要你耐心找找的。这是白居塔 寺院中酥油灯总是给我一种空灵的宁静,它带给我们这些尘世中的路人,一丝片刻的安宁。从白居寺出来,就一路向日喀则进发了。傍晚到达,入住的酒店居然是几个月前的同一家。([]
蔡依洁
引子:穿越狼塔线的最佳季节又到了,狼塔线(新疆户外更喜欢称其为“狼C线",主要是为了区别于狼塔a线、狼塔b线两条相对较简单的线路的缘故吧)以其神秘的传说、绝美的风光和三高(高危险、高强度、高海拔)而蜚声全国户外界,被越来越多的驴友所追捧。由于穿越狼塔的难度已经远远超过著名的夏特古道,所以每年能有机会走狼塔线的驴友也是少之又少。 这篇穿越狼c的日志,是2009年国庆节长假穿越狼c回来所作。由于新疆断网近一年,故还没有机会公开发表。我们这次穿越后,至今并没有其他的队伍再走狼c。文中所称的狼c既是狼塔线。希望这篇日志对你了解狼塔,穿越狼塔有所帮助。 先上一张穿越狼塔的照片,这是在翻越3960米的蒙特开增大阪途中狼塔三险之一----空中栈道美 女 与 狼 c2009版狼塔c线穿越攻略简介--- D3日:10月2日,晴天 早9:00拔营。从马鞍山营地下降200米,来到一不知名的小河沟。 这时,走在前面的“石头”和“飞翔”高兴地大呼小叫! 原来,他们在沟底下,捡到了昨天被大风吹走遮阳帽和背包罩 再往前走,经过一段约30米高,坡度达50度小陡坡,就来到一条较大的小河边。 河水很清,沿河谷顺流向前走几十米,跨过一座简易木桥,再爬过一块档在前面的大石头,传说中的狼塔C线空中栈道就已经开始了。 今天的大部分路段,将不停地在木桥—河道—空中栈道—马道之间来回穿梭切换。在狼c,这样的简易木桥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呀在五、六十米高的断崖上开凿出来空中栈道,即让人兴奋刺激,更让人紧张害怕! 换个角度,再来看看这段栈道 栈道之间是马道连接。 可是,近三分一的马道都是四十五度以上的陡坡,需要手脚并用攀爬。爬得那个累呀! 更别说部分让人心惊肉跳的斜切路段了! 稍有不慎,就会“驴”失前蹄,抱憾终身的。(我们就是沿右手方向横切到下面的台普西克玛河谷,这段横切坡度在45度以上,局部达到50度以上,需要格外小心) 大家格外小心地穿过三段不太长的空中栈道,再爬上一个近百米的四十五度陡坡,然后斜切一个坡度四十五度长约四、五百米的碎石坡,就来到狼C路上著名的台普希克玛河谷。 中午12:30到达台普希克玛河谷。 简单午餐后,于1:30分出发,沿河谷一路上行。 反复在简易木桥间跳跃,有几处干脆就是独木一根。 队员们行走在独木桥上,练就着平衡木的功夫!到最后,连独木桥也没有了,还是换鞋淌水过河吧 在这段路上,我们还捡到了2008年狼c队伍里一位队员被河水冲走的包。 事故地点在老虎口,后文中还将提到。 相机、头灯等还在,只是已经无法使用。 台普希克玛河,是发源于狼塔的呼图壁河一条主要支流。该地的河谷狭窄,河水湍急。 传说中的狼C空中栈道,绝大部分都分布这段河谷里。 河谷两侧的山体极为陡峭,人工开凿出来的狭窄的空中栈道,在垂直的峭壁上盘旋而上,通过时让人心惊肉跳。空中栈道时而通向山梁,时而进入谷底,走在上面其实就是沿空中栈道在翻山越岭,体力消耗巨大。 河谷里植被丰富,次生林密集。虽然错过了最美的季节,但是,此时河谷丰富的植被,亦然色彩斑斓,红、黄、绿相间。谷底的台普希克玛河水清澈透亮,印衬出一副美轮美奂的河谷风光! 相信9月中旬来这里的山友应该可以欣赏到更美的台普希克玛河谷景色! 美丽的台普希克玛河谷风光 秀美的景色总是能让人格外的激动,有时还情不自禁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高疯子”就是其中一个,经不住清澈透明的河水和两岸油画般的色彩的引诱,这位冬泳健将竟然出人意料地迅速把自己扒光,在温度只有七、八度冰河水里,来了个天体冷水浴!(照片未经本人同意请勿外传O(∩_∩)O哈哈~) 吓地两位女队友“石头”和“eleven”赶紧躲得远远的,烧水做饭去了. 中午3:30分,我们来到了空中栈道上很出名的那段栈道。说它出名,是因为这段栈道被山体塌方切断,已经无法正常通行。更重要的理由是,去年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山友堕包事件(幸好掉下去的是包而不是人!)。 下面插播一段“广告”,是我的队友也是狼c队伍里的二位美女之一关于这次狼c穿越的文字:狼c,走还是不走,是个问 作者:eleven “狼C”——走还是不走,是个问(上篇) (首先申明,这不是一篇游记、指南或攻略,这只是两个月后个人“徒后感”,如果记忆发生偏差,关于路途记述有差错之处,纯属“必然”,请各位大虾纠偏。虽然我在这段时间也梦回了几回,可是每次梦回都无端的生出些故事情节来,并且不知道该将这些情节安在哪里!) 酒的好喝正在于他的难喝。 ——《伤城》 走完这条线路后,偶而会和周围不曾徒过但却不断对徒步这事向往之的个别朋友聊关于“徒步”这档事,当我假模假势地说起这事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呸,就这破事儿有什么可聊的,没有开始徒却向往徒的家伙们总是想把这事提高到一个高度,俗称“升华”,无论是从哲学意义还是精神境界(如同当初的我,居然可以用“当初”,羞愧难当。如果非要提高高度,那就是头的那句了),其实呢,去他的,不过走走路而已,结局就是所有的关节不太灵光,象我这样的,居然还能整出“习惯性呕吐”这样的问来。所以劝你,别走!(这态度象极了小牛童鞋打电话让我选择“狼C”去还是不去时的态度。)。 大概9月中上旬时,小牛打电话说“刚刚好”他们准备走“狼C”,问我去否,我犹犹豫豫地不做选择,话里的意思大致是要小牛帮我做个决定,如果他觉的我能走,我就走,如果他觉的我不能,我再考虑考虑(意思是他如果愿意在路上帮我,就走,如果不帮就不走,阴险。),可是他就甩下一句话:“自己都觉的不行,那还走个屁呀,退坑!”,经过几个晚上的挣扎,我还是决定去,即使做出决定时还是两腿发抖。 这期间时不时朋友打来电话说天气预报说那几天变天,或者去户外店买东西也被店主一番规劝,“鲜橙多”在电话里大小道理又统统讲了一遍,然后参加两次碰头会,石头还是如此的坚定,打电话给背包问:猜猜看还有谁,背包答:大脚(多谢背包赐名)。 对于我来说也许不该放弃此次机会。参会的人如此激动、兴奋,以致于从“征途户外”出来,坐在下行的电梯里,大家只顾着讲话,完全没有注意到电梯压根就没动,没有人按1楼楼层。 走此线的家伙,脑子统统有问。在回家的路上,“树”给我做了最后一次思想工作:既然决定去,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想,只要计划上路就好。 于是9月30日凌晨,背上背包,冲向集合点,讲出的话轻松,可是心里还是没底。 人陆续来齐,17座的车被“刚刚好”安排的刚刚好能塞下14头脑残患者及14坨大包,土狼童鞋坐地上,可坐可躺。 “刚刚好”当然坐在前,带路,于是在这条正儿八经的宽宽的公路上带错了进呼图壁县的路,这还没进山就错了,进山怎么办?(事实证明,这条对于刚刚好来讲梦回八百遍的“狼C”线,几乎比从他家到“征途户外”的路还清楚)。 “大自在”在自己店门前大摆早宴席,奶茶、包子款待这14头牲口。 (7天后,从山里了来,我深深理解大自在为何如此激动,快要拥抱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了,那场景再回忆起来,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感觉,当然,咱不“复返”,咱直接就去巴仑台了)。 吃好喝好,拎着“鸡蛋饼”真正上路,非常顺利,路修的很好,以致于我们可以少走十几公里的路。到达起始点,下车,整理背包,放鞭炮,与司机师傅告别,约定大概出山的时间,然后,跨出第一步。 从开始,我就有点吃不消了,上上下下在树林里穿行,没有停歇,好容易熬到午饭点,鸡蛋饼瞬间就没了。当然午饭点对于“疯子”来讲完全没选好———在河边(可是谁饭点不选在河边呢?),“疯子”象“精卫”一般,目就是要把河填了,并且不论什么河,于是在我们用午餐时,“疯子”正奋力搬着一块块的大石头扔向河里,待快吃好时,疯子停手了,开始用餐(难道为了餐前消化?)。 继续前行,仅仅是这一天的路,我已经在某些地段手脚并用了,回头还不晚,并且飞跃已经在怂恿了,可是谁甘心呢? “飞跃”领队之领队,捣乱军心,拉出去砍了(阿弥陀佛)。 路走的没有尽头,这一天却快到了尽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和飞跃走在最后,前方的人马可能已陆续到达营地,可是我还没看到营地在哪儿,有点急可还是得听领队之领队的教化:走十分钟,飞跃同志说,歇会儿,咱吃个黄瓜;再走十分钟,飞跃同志说,歇会儿,我抽根烟,再走十分钟,飞跃同志说,歇会儿,要不咱吃个西红柿(其实有在野外,想想这待遇,相当不错)? 如此停停走走之后,我终于在这条马道看到了尽头,前方已有星星点点的亮光,快到营地了,可飞跃老先生还是停停走走,最后,道出真言:反正快到营地了,咱就慢点走,等到了营地,帐篷也搭起来了,饭也做得了,咱到了,吃了就睡! 这理儿不错,可还是得看情况。到了营地,我这边确实帐篷和饭都好了,等我安心吃饭时,营地响起的是飞跃的吼声:菜豆,在哪儿呢,这到营地半天,怎么连帐篷还没扎? 阴谋未得逞的人,通常都有点躁,可以理解。 (这天我们遇到了上海队7人,两名向导,5名队员,队伍至此扩大为21人。) 7点多起床,9点出发,我们还没吃饭,至尊宝与无怨无悔已收拾好背包,随时准备出发。 十月一日,我们要翻过白杨沟达阪,据刚刚好说,白杨沟达阪让很多人知难而返,事实证明这是很有道理的。走了一上午,不断上升,逐渐已看不到树木,我们在石子山上由开始的逛奔到晃荡,然而始终未见达阪真面貌,达阪究竟在哪儿,在我已不怎么想要知道答案时,看到了走在最前面的“背包客”“石头”“树”等一伙人在休息(这伙人休息就是重要信息),或许要到了。 到达午休点,吃过后,对于神秘白杨沟达阪的描述是,走过N个前方能看到的大大大山坡,他们将这称为“台阶”,然后就能到白杨沟达阪的脚下了。开始上台阶吧,“飞翔”走在我前面,无声无息,可是这N个台阶,累的人牛喘,于是,飞翔终于只是念叨着四个字“这群牲口,这群牲口……”我们还在台阶挣扎时,估计那几头壮牲口已经到达了白杨沟达阪的半山腰了,以致我终于走完台阶到达达阪脚下时,隐约能看到几个在晃动的小点儿。抬头望向顶峰,只有一个感觉,我,永远也到不了那儿了! 再也不看顶峰,只看脚下的山路,一步步往上挪,3860M的达阪终归能到,不过时间问。这天海拔上升1000多米,这一路就是三菱电梯—上上下下的感觉!上一千多米下一千多米。 下山对于飞跃简直就是—无法形容,反正在我看来,脚没沾地,瞬间就没了影。 倒是至尊宝在我前方演绎下山的优美动作,形 容梅兰芳 先生有“移步不换形”,至尊宝这下山姿势,手杖使用的灵活度,太过于优美,脚随手杖而变,变的快而稳,大家都这么走,可有些人就残疾了,比如小牛童鞋。有至尊宝在前方带路,恰恰好,在天刚擦黑,到达营地,马鞍形营地,打水很不方便,下山还有很远一段路。 帐篷还没扎稳,山大爷就变脸了,疾风骤雨,瞬间就到!迅速地将炉头等转至帐篷内,慌着给帐篷拉风绳,大概这个时候,土狼正在山下打水。差不多待土先生回来没多久,风雨就止了,月朗星稀,空气新鲜。 (这夜无语,没洗早睡吧!过了白杨沟达阪,彻底就成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无法返回。黄舒俊的歌里唱:马不停蹄的忧伤,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我们马不停蹄的赶路,来不及忧伤,我们不是归人,谁把家安这呀,一年归个三四回,非疯即傻;不是过客,谁没事干跑这当过客,找残废!) 还是七点左右,土狼又吹起床号了,出了帐篷,依然看到的是无怨无悔和至尊宝这对儿,收拾停当,候着! 九点,开始今天的行程。今天,栈道。 走过今天,狼C就完成了90%以上(刚刚好语)。对于我,恶梦正在摩拳擦掌正悄悄向我走来。 早晨的路,还好!除了土狼和小牛童鞋为了给今天平静的早上增加点气氛,而至使土狼伤了自己狼爪子,小牛童鞋扯破了裤子外,还是很顺利。延河而行,可以上山可以下河,自由选择,只为了传说中的栈道。 走这一程,甚至来不及感觉到累,心里只有庆幸,今天天晴,如果有雨,不敢想象,一路向上,上不好走,下行更难。陡、滑、窄,每一步的迈出,都极其小心,土狼说,腿抖,不是累,是吓的!不夸张。 这一程完毕,“高疯子”在全体人员注目下洗了澡,裸体!(未完待续) 各位同学明天要出去爬山 暂时休息两天请耐心等待~~~~~{4_129} 这里是空中栈道的一个“老虎口”。大家格外小心地迂回,在45度的陡坡上,长满荆棘和灌木,需要手脚并用攀爬近40米的高度才可以绕过这个“老虎口”。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一个人,这人大家都叫它“疯子”,它是较晚到达这个老虎口的,只见他在大家的劝阻和惊呼声中,背着30公斤的大包,“一溜黄烟”跑步穿过“老虎口”。他就是“疯子”----“飞跃”!我还急急忙忙将我的尼康d60对准了他,不怀好意地要给他拍“最后一跃”呢.......可真够玩命的!今年河水较小,如果是6--8月路过这里,仅是峡谷里震耳欲聋的河水声,就能使人心有余悸 下午4:00点,到达一小瀑布群河段,河水咆哮着冲下河谷,震耳欲聋,水雾弥漫折射出一道道细细的彩虹。这亦真亦幻的美景,使人久久不愿离去。 接下来,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开始爬越最长、最累的那段空中栈道。 这一次我们在栈道上,连续攀爬了近三个小时。栈道蜿蜒曲折、波浪前进。部分栈道,宽不足半米,头顶和侧壁还在不停地往外渗水。加上四十度以上的陡坡,更是湿滑难行。 而在栈道的另一侧,则是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和滔滔的台普希克玛河。在这段栈道上行走,每迈出一步,都需要格外地小心翼翼。 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在这段栈道上,我们还看到了一只因失蹄而摔下栈道的北山羊。(野山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是一只非常健壮的成年母羊,羊龄十三岁(可以用数羊角上的节数的方法,来判断其年龄,一节代表一岁),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以上,比家养山羊的两倍还要多。尸体还没有开始腐烂,应该是近一周之内才摔下来的。 这段栈道,除了极端地惊险刺激以外,还有海拔的反复上升、下降,体力消耗极大!严重地考验着队友们的胆识,磨砺着队友们的意志。 还是看照片吧 。由于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这一段的照片只能反映这段栈道的局部,当然,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小心翼翼的切过这段山体滑坡,前面的沟谷豁然开朗,这可怕的空中栈道就算是走完了。 前面300米就是我们今天的今天的营地了也就是在这段栈道上,部分队友由于有恐高而选择逆河连续淌水而上,我们称之为“鱼路”。 我们把栈道称之为“天路”。两队中共有七名队友选择了走“鱼路”。我队中有“牛牛”、“eleven”、“高疯子”、“小曹”四人参加了“鱼队“。当然,这中间也包几名括并无恐高症,但特别擅长走“鱼路”的队友,比如“高疯子”和“小曹”。 传两张队友拍的”鱼路“的照片 下午7:00点,走“天路”的队友终于走出那漫长的栈道,陆陆续续到达了营地。 半个小时后,七名走“鱼路”的队友才拖着已经湿透了的下半身,疲惫不堪地来到营地。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被冰冷的河水冻的嘴唇发紫、身体瑟瑟发抖。个别队友有轻度失温征兆。特别是“eleven”,冰冷的河水的连续浸泡,已经使我们的美女的体力严重透支。 一到营地,赶紧支起帐篷,换去已经湿透的鞋袜和衣服。 “背包者”烧好的一大锅姜红糖水瞬间就被一抢而光。 看看这张照片,狼塔已经离我们近在咫尺了 事实证明,“天路”要比“鱼路”好走,即节省体力也节省时间。 至此,可以说我们这次狼塔C线穿越的三分之二的难、险路段已经过来了,谢天!谢地!!谢人!!! 谢天:感谢上苍给了我们难得的三个好天气! 谢地:总是有惊无险,遇难成祥! 谢人:感谢我们的团队,团队的协作和互助才是我们这次狼C之行成功的关键。 今天累计上升约800米(估计),下降800米(估计),行走距离约15公里,用时10个小时。惊险、刺激、体力消耗很大。未完待续请看下集:之四--- 我们和狼群有个约会 91# sue5343 (*^__^*) 嘻嘻……我努力吧 O(∩_∩)O谢谢 D4日:10月3日,又一个大好的晴天。进入狼塔核心区域-----我们和狼群有个约会 7:00点刚过,我就起床了。 因为昨天到达营地时我看到狼塔离我们已经很近了(约10公里),它那酷似尖塔的山型,在群山中高高耸起,非常醒目,俊秀。早起,是为了拍一张狼塔日出的照片----狼塔金顶。 虽然,我的机器和技术都很一般,但也算没有白起个大早,总算拍了几张,个人感觉运气还不错,我走过两次博格达峰穿越,每次都是云遮雾罩的,什么也没有拍到,这次可算是幸运多了。 早9:30分拔营,沿着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河口(沟口有一颗挂满红色小果的树,这可是狼c路上最重要的地之一),逆河而上。开始翻越海拔3555米的库勒阿特藤大坂。 相对高差1000米。 大阪顶最后的300米陡峭难行、是坡度在60度左右的流沙坡,厚厚的积雪还覆盖住了上大阪的马道,爬升难度较大。 除此之外,其他上达坂的路段还是比较平缓易行的。([]
张祥蕙
银河下的冰岩小镇 水窝子营地 麦秸岭 向云海进发 倾听银河细语 踏云而行 太白大梁行进 鳌太名导 郭师 领队小高 为什么鳌太?因为它的存在 有一群人,有着同样的鳌太情结,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感谢上天的眷爱!让我们顺利完成穿越的同时感受到了鳌太的苦和乐;感谢冰岩的悉心组织和向导领队们的敬业护航!感谢队友们的相互鼓励!感谢一路相随的兄弟情! 鳌太,是对自己信心和决心的检阅,也是对自己体力和装备的全方位考验!一丝不能马虎大意。 轻量化很重要 装备需要能够应对鳌太的各种天气 本次端午鳌太,总行程6天,D4因大雾和暴风雨在南天门草甸营地休整一天。总行程实测徒步移动距离64.2Km,最高实测3673m(因赶路未登顶拔仙台,小有遗憾),总上升6495m,总下降5490m。行程路线示意图 D0,因雨夜宿农家楼房 集合点:陕西省体育中心 领队小山讲解注意事项,队友们自我介绍 到达塘口村村口,小雨,因修路只能搭乘拖拉机 晚饭可在农家解决 D1,塘口村-火烧坡-2900营地-盆景园营地扎营,实测徒步移动距离9.5Km,最高实测3311m,总上升1694m,总下降120m。行程路线示意图 早饭可以在农家解决 粥一碗,饼一个,鸡蛋一个,咸菜自助,好像是10元。自备火腿肠和茶蛋。 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准备开启战斗模式 领队带领大家热身([]
陈宜祥
历山为于山西省南部,地理坐为东经111°51′10″—112°5′35″,北纬35°16′30″—35°27′20″,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极顶舜王坪位于山西沁水、垣曲、翼城、阳城四县交界处,海拔2358米,是华北南部最高峰。 历山奇峰壁立、沟谷纵横,中心区域地形复杂、人迹罕至,因此保持了完好的原始面貌,被国务院于1982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核心区面积7541.5公顷,这里有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多达1400多种,各种乔木、灌木达560余种,其中有8种属国家二、三类保护植物。此外还有菌种类植物资源如猴头、灵芝、银耳、冬虫夏草等。另有药材资源麝香、菖蒲、黄岑、党参、人参、何首乌、当归、苍术、五味子、连壳、籽黄等220种,年供全国各地百万斤以上。良好的植被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这里有野生动物330余种,占山西境内动物种类的80%以上。其中有有金钱豹、黑鹳、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29种。历山还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舜王坪因舜耕于历而得名。《史记》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坪顶有总面积4000亩的高山草原,山巅有舜王庙、南天门、斩龙台等胜景。历山的另一高峰皇姑曼则传说是舜王的妻子蛾皇生活过的地方。然而,最吸引我的是历山神秘的72混沟。户外界有“墨脱归来不言路,混沟归来不言沟”之说,可见混沟名气之响。混沟是指以皇姑曼为中心呈扇形分布的72条沟谷,1936年阎锡山的部队为修铁路而伐木进入混沟,结果断送几十人性命,更有甚者说是进去一个团,只出来一个连;2002年中央电视台【早安中国】栏目和太原龙网组织了历山探险活动,全国征集户外志愿者1000多人,最后选拔出10人。在有强大后援、直升机配备的情况下,以一人中途死亡而兵败历山!打开网络,敲出混沟两字,随便一搜就会搜出一堆各种各样的传说、消息...... 一、好事多磨上路难 5年?还是6年?说不清始自几年前,我就开始关注历山,默默的为穿越历山做着前期准备,梦想着有一天能走进历山,走进混沟,然而那时有关历山的信息很少,更别说攻略了,直到06年后,河南驴友多支队伍先后去历山,历山的攻略才多了一些,然而种种原因我的历山行却迟迟没能进行。历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虽说距石家庄直线距离仅仅几百公里,但要去一次仅路上就要花差不多两整天时间,而穿越混沟一般需要3天时间,因此去一次历山至少要5天时间,再加上混沟地势复杂,只有天气晴好时才能进入,时间上还要留有一定余地,考虑到来往路费较高、路程占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本着少花钱多走路的原则,我在穿越混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穿越东、西峡和舜王坪的计划,这样一来去一次历山就需要七天以上的时间,只有黄金周大假才有可能成行。考虑到春节不适于穿混沟,唯有天高气爽、雨雾概率小的十、一是去历山的最佳选择了。去年十、一我曾做出了穿越历山的计划。我的计划是由东川开始穿越,首先穿越东峡,再步行或乘车于后文堂,找向导毕俊杰带路上皇姑曼、穿混沟,出后河后再乘车回西哄哄(或后文堂),再穿西峡上舜王坪,最终从下川踏上返程。如果有时间的话,返程还可以去沁河古村落一游。计划是不错(至少自我感觉不错),但最后时刻却因报名人员少于最低4人的出行要求而中止计划。今天十、一,我再次发出了历山行的召集贴。历山穿越示意(根据记忆绘制,可能有误) 10.1很快就要到了。27日晚最后确定人员,有的本来有意参加的驴友因这事那事去不成,还好有5人确定出行,看来今年历山之行黄不了啦。28日6点就去买票,不料30日不论是到晋城的2163还是到济源方向的K589或K183票都已出完,想换成太原方向的车也没有合适的车次,无奈,快8点时又跑了一趟火车站,想实在不行只能买1日的票了。意外的是这时2163倒有了30日的票。出了火车票,不料下午老马又打电话说单位30日下午有重要的事,2163可是中午1点多的车,他下午有事企不是去不成了?老马又说此事没最后定,让等一下他的消息。“30日不行1日出发行不?如行我就与其它人勾通一下,改一下车票,推迟一天出发”。推迟一天意味着计划就要压缩行程,但没有办法,因为老马是两个人,他若去不成我们就只剩3个人了,那就少于最少4个人的出行要求。29日上午去改车票,工作人员告知1日的车票已全部售完,无法改(原来火车票字是要占用正常的车票额度的)。电话联系老马商量怎么办,老马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坏消息,我肯定去不成了,推迟到1日出发也去不成了,因为夫人身体欠佳”。头痛,真让人头痛,难道又要重蹈去年取消活动的复辙?可票已出,取消出行的话仅退票就要损失好几十元钱的,更重要的是会让铁心走混沟的老于、efun寒心。关健时候幸亏老朋友老席冲破千难万阻顶了上来,这才保证了最低的出行人数,不过老席很不厚道的要敲我的竹杠,“你得请我,我要是不去你们又去不成了”。“啊呸!想的美”。30日是国庆前的最后一天,是我们国庆出行的第一天。中午1点,我和老于、efun、老席会齐于火车站,滚滚人潮中我们终于上路了。此行的4个队员:前排左efun、右为笔者,后排左老于、右为老席列车习惯性的晚点(对此我们已习以为常),走出晋城车站时已是晚上9点35分,车晚了一个多小时。一般人去历山都选择走垣曲或沁水,我却特立独行的选择了走阳城,因为从地图上看,我们穿越的起点东川村虽说属于沁水,但离阳城更近一点。由晋城坐班车到阳城换班车到口河,再由口河包小面或三轮车翻一道小梁就是东川。这样走比从晋城坐班车到沁水然后包车到东川费用要低一些。不过最终这个计划没能完全实现,这是后话。夜色中的晋城火车站找个小旅馆住一晚,第二天一早乘6点10分的班车,7点25分抵达阳城。打听去口河的车,一位工作人员操着很浓重的地方口音对我说:“去口河?坐8点去李圪瘩的车,那车现在还没来,你去问下那边停的那辆黄壳车,问他李圪瘩的车还来不来”。“黄壳车”?我转了一圈儿也没看到什么黄色的车。再问那个工作人员,那人很热情的把我领到了一辆开往横河的车前,“这不就是黄壳的车么”。我这才明白他说的“黄壳”是“横河”,原来当地口音横、黄不分。李圪瘩的车没来,我们只能坐这辆去横河的车,到索泉岭再包车,从地图上看索泉岭到口河大约10多公里。班车驶在阳城的街道上 班车司机为我们联系了一辆小面。索泉岭(李圪瘩与横河公路的忿路处)下车,小面已等在路旁,司机开口就要150。好家伙,虽说没走过这段路,但我知道索泉岭到东川不过20来公里,撑破天也到不了30公里,哪值150?讨价还价,一番语言大战,僵持了20多分钟后那个司机同意100元把我们送到东川。我们坐上了车,他又说他没去过东川,要去“问问路”。这一问问又来了,他叫来的一个老乡对我们说“去东川的路断了,三轮车都过不去,更别说汽车了”。小面司机说:“东川是去不了了,这么着吧,减20,80,我把你们送到裴圪台”。在我印象里从口河拐进去没多远就是裴圪台,离东川远着呢,但为了赶时间,我实在不想再争来争去,又认为断路的地方不会是裴圪台村边,应该更靠里,所以同意了司机的条件,但要求他尽量往前送一送,送到车确实不能再走为止。车上路了,一路上上下下,大约10多公里时过了一个明显的岔路,是水泥的岔路,心中怀疑那就是去裴圪台的路,但又觉的司机是当地人,即使没去过东川也不可能不知道去裴圪台的路吧,怀疑就没有说出来。再行不远是一个不小的村子,名柴圪瘩。听到柴圪瘩三个字,我意识到路肯定是走错了,下车一问,果然错已过了去裴圪台的路口。小面在柴圪瘩村准备掉头 柴圪瘩村的一户民居车掉过头来,向刚才看到的岔路奔去。拐进岔沟不过两公里裴圪台已到,过裴圪台村不过一里水泥路已到尽头,司机说前边的路不能跑了。看看前边的路确实不强,我们只好下车。整包上路,边走边议论:此地距我们下班车的索泉岭不到15公里,这么近的地方作为当地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条岔路。老席说这点路最多值50元,司机所做的一切(问路、跑错路等)都是在表演节目,我们被小小的涮了一把。唉,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水泥路的尽头众人在做出发前的准备 二、牛刀小试东峡路10点55分,我们沿着一条有无数车辙的三轮车路上路了。按我事先的计划,我们本来要在今天10点前后到达东川,再用大约4小时的时间穿越东峡,然后在天黑前赶到后文堂过夜并联系带我们穿混沟的向导。可现在快11点了,我们才刚离开裴圪台,这儿离东川还有约15里翻山路,按经验,15里山路至少要2小时时间,那今天我们还能按计划在天黑前赶到后文堂吗?现在看,悬。行走在通往东川的大路上 一路走在前边的efun 一路上行。这条路上有两个村子:前松甲、后松甲,前松甲人还多点,后松甲却仅剩两户人家,几乎被废弃,至于建于两村之间的松甲小学更是只有一间教室,并早已成了一座空房。过后松甲路拐进另一条沟里,脚下的路开始盘山而饶,路况越来越差,坡也越来越大,不过始终是贯通的,这点从路面上众多的新车辙可以看出来。完全不象“路断了,三轮车都过不去”的样子。被废弃的只有一间教室的松甲小学几被废弃的后松甲 拐过几个弯后是一山口,一辆三轮车正从对面开下来,看到眼前的路,看着缓缓下行的三轮车我们才明白这路小面确实是上不来,不过你明说路太差,车没法跑,只能送我们到裴圪台不就完了,干吗非要叫个老乡来演双簧,借它人之嘴说什么路断了呢?efun还是走在前边,老于和老席则在不远的后边边走边聊,好象有说不完的私房话。脚下是大大小小的乱石,我只顾埋头走路,两无暇旁顾。正走着,忽听后边的老席象发现新大陆似的喊着什么。走回去才发现路旁的崖壁下有两座坟茔。这种方式的墓葬还真不多见,若非其中一座坟茔外面垒砌的石墙坍塌,还真不知那是两座坟墓呢对面来了一辆三轮车后边的老席在看什么崖壁间的两座坟茔过山口路拐进另一条沟里,山坡上有古松,有房屋的废墟,左侧的沟中还有大片的梯田,显示过去曾有人在些居住、生活过。我感觉田间的小路能通到我们要去的垭口,然而又怕走错了路。算了,还是走大路吧,虽说饶远但保险。路边的一棵古松,其旁有房屋的废墟 接近垭口了,路旁的石是红的,脚下的土也是红的,efun捡到了一块煤渣,他怀疑红土下边有煤矿,老席则认为那煤是过往的车辆上掉下来的。应该是老席说的对吧。路的下边就是那片的梯田(后悔没有走小路,呵呵),已被废弃的梯田,梯田间也有废弃的石屋,看规模象是个住家。在这儿生活,水怎么解决?打井?走在红色的大道上 下边的梯田、房屋废墟 12点半,我们登上了垭口,这儿是阳城和沁水的界山,垭口处立有界碑,我们在此稍事休息,烟鬼老于坐在界碑上抽开了烟。这个老于,一屁股坐了两个县。下边的路是一路下行,路比想象的还好走,看样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下到沟底,我们计划到了有水的地方吃午餐。过垭口不远有一平地,中间有一坟茔,坟前还戳着两个石塔,正在路旁休息的一老乡说那是当代一位县太爷的坟,这地方风水好啊。两县间的界碑 一屁股坐了两个县的老于 一位当代县太爷的坟茔 20分钟后我们已看到了沟底东川通东峡的公路,此时路的一边已有了水源,但大家都说进了东峡,找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再吃饭。弃大路走沟底,再行数分钟已上通东峡的水泥公路上。这么好的公路,莫非东峡已被开发?后边过来的一放牛的大嫂的话让我们放了心,“没有开发,只是修了一条路”。唉,不管多好的地方,开发就意味着被破坏,只要一开发就变味,这已成了规律,所以驴友最不喜欢的就是“被开发”。东峡路边的古塔路边的保护区责任牌,这样的牌子我们后来见过好几个走在“景区”公路上 公路走到头,两侧的山陡然收窄,东峡由此而始。东峡,北起沁水县下川乡东川村南,南至阳城县东哄哄村。全长10公里,其中核心地段长6.5公里,宽10至46米,是历山十四大景区之一。东峡谷深峡窄,两壁如削如切,谷中巨石累累、植被茂密,沟底溪水清澈、潭瀑相连,据说谷中有惊心石、黑龙潭、济公石等景观,还有三搂粗、号称全国最大杏树王的古树,更有抗日战争时期邓 小 平同志率部智勇走东峡,摆脱日寇围追堵截的故事。走进东峡东峡口的地貌现在我们脚下是石质河床,溪水从石上流过,将石切出一道深槽,形成潭瀑相连的景观,我们选择此处为我们午餐的地点,此时时间已是1点半了。兴奋让我们忘记了饥饿。各吃各的,谁也不肯替别人减负。人性啊,人性咋就这么差?咋都不肯助人为乐呢?雷锋同志在哪里?我的食品还是馕,只要不是冬季,我都是选择馕为中午的主食,这东西好啊,十天半月的坏不了,若是烙饼,夏季节令两天时间就会馊。我们开始午餐 一旁的小瀑从水潭对面拍午餐中的队友([]
张中纯
澳大利亚游记随拍片花一澳大利亚游记随拍片花二澳大利亚游记随拍片花三 澳大利亚游记随拍行程地图达尔文 -- 凯恩斯 -- 布里斯班 --悉尼 -- 墨尔本 -- 阿德莱德 -- 爱丽丝泉 澳大利亚游记随拍行程地图达尔文 -- 凯恩斯 -- 布里斯班 --悉尼 -- 墨尔本 -- 阿德莱德 -- 爱丽丝泉 达尔文(Darwin)和卡卡杜(Kakadu)达尔文城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首府,也是比较著名的旅游城市,因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39年曾到此考察,故该市以他的名字而命句名。这里原来是土著人的居住地,19世纪70年代发现金矿后而迅速发展起来,这里有卡卡杜国家公园和著名的铀矿。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这里以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各种珍奇的野生动物,以及保存有2万年前的山崖洞穴的原始壁画而闻名于世,是一处为现代人保存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达尔文(Darwin)YHA DIY 超级快餐 达尔文(Darwin)YHA泳池。 达尔文(Darwin)YHA窗外的鸡蛋花。 达尔文(Darwin)YHA紧邻假日饭店,呵呵。 达尔文(Darwin)YHA的落日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1,达尔文军港,一艘登陆舰正在驶回军港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2,这里离赤道很近,气候像广州,闷热。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3,花园的座椅上面应当是爬满藤蔓以遮蔽阳光。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4,雨季会经常暴雨连天,甚至遭遇飓风袭击。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5,地广人稀,城市很少有高层建筑。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6旅游时达尔文主要产业之一。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7,新欢这家门牌柱。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8.见得最多的是皮卡。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9,鲜花满地的海港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10,大片的草坪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 11,看看着地面,就知道这里的温度。 达尔文(Darwin)城市掠影1 2,花园环绕的宅子,羡慕这里的环境,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北方人来讲,这里实在是太热了。 去卡卡杜(kakadu)国家公园看岩画 1,路上遇见一袋鼠,被撞翻的,不是我撞的。 去卡卡杜(kakadu)国家公园看岩画 2,公园的道路指示牌,赞! 去卡卡杜(kakadu)国家公园看岩画 3,看见岩石是这颜色,联想这本身就是巨大铀矿,赶紧离开。 去卡卡杜(kakadu)国家公园看岩画 4,路上遇到的白蚁窝,有三米高大,看过介绍,其内部有完善的通风降温系统,这一窝有200万支白蚁。 去卡卡杜(kakadu)国家公园看岩画 5,这是在卡卡杜游客中心看到的本,路上有活的。印象最深的的旁边的盖革计数器急促的蜂鸣声表明这里铀矿辐射很强。 去卡卡杜(kakadu)国家公园看岩画 6,刚才还是蓝天白云,转眼就乌云密布。 ([]
《
欧美专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中外烹飪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欧美专区》最新章节。